2025-03-17
此次央视“3·15”晚会曝光的卫生巾翻新事件,暴露出行业生产、流通环节的严重漏洞,也提醒消费者需提高警惕。以下是事件关键信息梳理及应对建议:
涉事企业
:以“废品回收”名义低价收购应销毁的残次品(卫生巾、纸尿裤),通过人工分拣、翻新包装后高价倒卖。
:麦酷酷、自由点、嫚熙、Babycare等(注:部分为被仿冒品牌,需以官方声明为准)。
操作流程
:以260-1400元/吨收购品牌工厂的工业垃圾(不合格品);
:工人徒手分拣“二等品”,无消毒环节,直接包装成“三无产品”;
:翻新产品以7000-8000元/吨售出,利润率高达300%-500%。
违规事实
违反国标
GB15979-2002(禁止使用废弃卫生用品作原材料);
生产环境脏乱,无卫生防护措施,产品菌落总数可能超标,易引发感染风险。
流通渠道
:三四线城市小超市、批发市场、流动摊贩;
:拼多多、闲鱼等平台的低价店铺,或通过“尾单”“清仓”等话术销售。
识别翻新产品的关键点
:印刷模糊、无生产日期/批号/厂家信息,或与正品包装存在色差、尺寸差异;
:正品卫生巾单片成本约0.5-2元,若单价低于0.3元需警惕;
:拆封后检查是否有污渍、胶痕、棉絮结块等二次加工痕迹;
:通过品牌官方渠道验证防伪码,翻新产品通常无法通过验证。
当前行业风险
: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违规使用回收料;
:pH值不达标、虚标吸收量等问题频发;
:小作坊通过电商平台流通,逃避抽检。
消费者自保措施
:优先在品牌旗舰店、大型商超购买,避免低价陷阱;
:确认封口完整、信息齐全,警惕“透明塑料袋简装”;
:保留购买凭证,发现问题立即拍照并联系品牌方;
:定期查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消协发布的抽检报告。
维权与举报
若购买到疑似翻新产品,可通过
12315平台或
品牌官方客服投诉;
对涉事企业违规行为,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
:品牌方需严格监控残次品销毁流程,防止流入灰色产业链;
:电商平台应加强入驻商家资质审核,下架三无产品;
生产信息完整
检查包装上是否有清晰的
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厂家名称、地址、执行标准(如GB/T 8939-2018),避免购买三无产品。
:正规品牌通常有防伪码或官方查询渠道,可通过官网或APP验证真伪。
卫生认证
优先选择通过
国家消毒产品认证、FDA认证(出口标准)或
国际ISO认证的产品,安全性更有保障。
表层材料
:触感柔软、透气性好,适合敏感肌肤;避免化纤材质(如网面),可能引起摩擦或过敏。
:用紫外线灯(验钞笔)照射表层,若发出明显蓝光,可能含过量荧光增白剂。
吸收层与芯体
:优质芯体吸水后不易反渗,可剪开卫生巾观察是否结团、断层。劣质产品可能用绒毛浆混合,易滋生细菌。
透气底膜
底膜应选用
透气PE膜,按压后能感受到空气流通。劣质底膜闷热潮湿,易导致细菌繁殖。
pH值测试
卫生巾pH值应接近皮肤弱酸性(约4.5-7),可用pH试纸蘸取少量生理盐水润湿卫生巾表层,对比试纸颜色变化。
甲醛与可迁移性荧光物质
被曝光产品常含此类有害物质,购买前可查询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
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抽检报告,避开问题品牌。
吸收速度与干爽度
倒少量温水模拟经血,优质卫生巾应快速吸收且表面干爽,按压无液体渗出。
是否引起不适
使用后若出现
瘙痒、红肿、异味,可能是材料劣质或菌落超标,立即停用。
(具体以当年通报为准):
部分产品
细菌菌落总数超标(易引发妇科炎症);
使用
回收废料制作棉芯;
违规添加
香精、药物成分(宣称“治疗妇科病”的营销陷阱)。
正规渠道购买
优先在大型商超、官方旗舰店购买,避免低价网购来源不明的产品。
关注口碑与检测报告
参考第三方检测机构(如SGS、中检集团)的抽检结果,或选择
中国环境标志认证(十环认证)的环保品牌。
敏感肌专用
皮肤敏感者可选
医用级卫生巾(械字号),灭菌标准更高。